“中国制造2025”规划指出,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%,机器人被列入十大重点推动产业之一。作为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”,机器人产业显然站在时代的风口上。早在2010年,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“海宝机器人”,就在上海世博会上崭露头角。如今,国自机器人从十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近300人的企业规模,经过几年连续的高速成长,去年合同额已经超过1亿,今年预计达到3亿元。
深耕移动机器人与智能化生产
据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洪波介绍,国自现阶段重点深耕两个领域——移动机器人与智能化生产。
“就像行走是人之根本一样,不能移动的机器人不能算真正的机器人。”郑洪波说,由国自自主研发的运动底盘技术与星越导航技术,是移动机器人的“双脚”与“大脑”,应用在国自的各类智能移动机器人上。
“星越导航技术是国自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,它可以为移动机器人提供从高精度到低成本、室内到野外等各种应用场合的导航解决方案。”郑洪波强调,星越导航可以不依赖任何的辅助标识,不依赖任何光线,在任何环境中仅依靠自然特征为机器人进行导航。
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,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型是大势所趋。郑洪波表示,作为“智慧工厂”系统供应商,国自一直致力于为传统制造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,加快企业机器换人和转型升级的步伐。
他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把美工刀,指着它说:“这把刀就出自国自研发的智能生产线,其中的二十多个零部件,都可以在无人车间内由自动化装配系统快速组装完成。”
工业与商业服务类机器人应用广泛
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企业,没有太多现成的历史经验能够参考,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还是营销推广,都需要企业自己一步步去摸索。郑洪波坦言,国自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。
“科幻片中机器人的形象让人们对机器人产生了许多美好的幻想,也使我们的客户常常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。”他有些无奈地说,为了让客户对实际应用中的机器人产生正确的认知,他们费了不少劲。
另外,产业链不完善也是一个大问题。郑洪波表示,国自位于机器人产业链的末端,需要产业链前端的配合,但是对方往往也处于起步阶段,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并不成熟。为此,国自选择与业内其他企业、高校研究院进行合作,共同研究技术难题,实现共同发展。
据了解,国自研发的工业与商业服务类机器人,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、汽车、橡胶轮胎、物流、煤炭、铁路等行业,长期合作的客户包括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、巨星、杭叉、娃哈哈等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。
对于国自尚未涉及的家庭机器人领域,郑洪波有自己的看法,“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生产出真正实用的家庭机器人,比如能够替代你烧菜、洗衣服的机器人,那些只能用来对话、娱乐的机器人无法解决家庭的实际需求。”他认为,机器人想要被普通家庭所接受,必须在提升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成本,而这条路还很长。
“未来国自机器人将围绕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化生产这两大块继续延伸,让更多的企业用上机器人。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。”郑洪波说。